上海志澤印務有限公司
Add:上海市閔行區顓興東路1280弄南濱江科創園1-4號5幢
Tel:021-52967358
Fax:021-61911496
Mobile:13818124906
Mobile:15800389956
QQ1:2621924683
QQ2:379166307
QQ3:2912559431
Email:zhize168@163.com
近幾年來印前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CTP、互聯網技術在電子出版事業全方位的運用,使得印前這一環節成為一個高技術含量、高效率的新型環節。隨著這一新型環節的形成,原來印刷行業傳統的固定崗位分工已經不能適應要求。現在照排工的含義無論從內涵和外延幾乎每年在伸延擴充,它涵蓋了錄入、組版、掃描、傳版、發排、沖片甚至是新興的計算機直接制版等技術發展的最新內容,印前工種大有綜合成為一種嶄新工種的趨勢,當CTP取代傳統制版后,印前工序實際上已經由一個部門一氣完成。印刷企業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如何充分發揮崗位操作者的積極性?怎樣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而獲得最大的產出?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有新的思考和對策。
“一專多能”符合即前技術發展的要求
與過去相比,印前崗位工種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鉛排、鑄字、照相制版被電腦照排、直接制版所取代,并且新型工種受電腦、激光照排、多元化排版系統技術高速發展的影響,其定義和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錄入、組版、掃描、傳版、發排、沖片、直接制版等環節都有不同程度擴充和交叉融合(如表一所示),這無疑給印前崗位生產的安排和技術培訓帶來了新課題,尤其新世紀CTP的崛起、互聯網技術的滲透,印前工種更為合一,崗位技術操作由簡單走向復雜,由低效進入高效,由單一步入交合。
表一印前崗位技術發展新舊對比的情況
90年代初 現今情況
錄入 單純文字輸入 文字輸入、不同系統文本轉化、采編系統的運用
組版 拼做簡單版面 熟練運用彩色組版系統、不同組版系統的使用及交叉調用
掃描 黑白圖片輸入 彩色圖片輸入、創意設計、數碼圖像信息的讀入、
大型掛網膠片傳版掃描
輸出 版面輸出、沖片 增加多種系統的排版結果輸出、MO、移動硬盤、傳版發送接收、
版面修改、補字造字、最新的直接制版CTP輸出
傳版 電話、衛星傳版 增加多種波段、多種設備的衛星傳版、互聯網Intranet傳版、
多種壓縮軟件的壓縮還原、版面傳版打包
電子出版系統取代鉛排初期,我們一直沿用過去的生產管理模式,強調一人固定一崗。這樣好處是單一重復的勞動,容易熟練操作,可以減少差錯。弊病一是人員技術局限;不可能做到滿負荷工作,勢必增加人員配置,造成了企業隊伍的膨脹龐大,同時也使得分配資源被迫分散,職工收入被分流分攤,生產積極性難以提高。例如我廠照排車間60多人,分錄入、組版、掃描、主機房四個工種,錄入、組版、掃描交版后不能下班,因為主機房的操作員不會錄入組版,一旦版面有改動無法處理,凡有任務都必須配備四個工種的人員齊齊上班;。是由于各個環節工作有先有后,加上印前工作重點逐漸向輸出環節轉移(如錄入、組版、掃描分別由客戶或編輯自行制作),每個環節工作量會出現松緊不一的情況,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再有,環節本身技術的發展,又出現崗位操作技術交叉重疊,例如組版就有版面直接錄入、圖形版上直接處理,輸出就有版面發排再處理、圖片問題處理,等等,這些都可以在計算機中同時進行,如果再分別由不同的人員處理,會影響運轉效率或因交接不清造成差錯,對早出報、出好報極其不利。
哪種模式對現在報紙出版工作最為有利?在實踐中我們感覺到多面手的印前崗位操作人員最頂用,著力培養一專多能的人員成為新的思路,并在照排車間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培養“一專多能”人才的方案。實踐表明,“一專多能”充分挖掘了企業人員的生產潛力,生產效率大有改善;崗位人員隊伍不再出現重復安置并能得到合理的精簡,車間人員減少了20多人;職工學習、鉆研技術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一專多能”、“兩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人才不斷出現;成本降低,企業效益增長,職工收入普遍提高。
“一專多能”在實踐中的運作方式及其優勢
印前崗位技術構成如何向“一專多能”發展,這是我們重點思考的問題。首先我們把運作的基本技能定位在‘計算機操作”的能力上,因為所有印前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錄入操作技能是印前工的基本操作標準;其次;組版環節加入多系統操作技能、圖片掃描調整技能、版面出樣傳版打包技能;第三,我們把主機輸出作為重點培訓的崗位,要求主機輸出環節的操作人員不但能夠對版面照排、沖片對片、CTP直接輸出版材、相關輸出設備的操縱與基本維護操縱自如,還必須掌握基本的錄入、組版、掃描其它崗位的操作技術,也就是說要成為印前操作的“通才”。下面我們根據印前不同環節的特點,談談具體實施“一專多能”的方法:
1、把錄入技術當作即前操作的基本技能,逐漸淘汰內容單一的“錄入工”。印前技術的數字化決定了印前崗位操作是基于計算機的鍵盤操作,同時各種排版系統都以漢字排版作為技術核心無論輸入指令或者版面修改都離不開熟練的電腦指法操作,因此我們要求所有照排車間的操作員都要熟練掌握錄入技術,通過錄入關,才可以進入其它環節的操作。而原來已經在組版或者輸出的其它環節工作的人員,凡錄入不過關的(包括從鉛排調入的人員),重新安排到錄入環節進行訓練。通常在“錄入’關的標準是用三個月的時間操練,漢字輸入水平必須達到“計質速度”60字/分鐘,從質量和速度兩方面考察,擇優錄用,優勝劣汰。此外,隨著編輯部門普及電腦,大量的錄入工作由記者、編輯完成,錄入、組版已經變為一個環節。事實上,錄入基礎好的組版員、掃描員及主機操作員給工作帶來很大方便。
2、組版崗位必須掌握印前普遍使用的多種圖文排版軟件操作,文字圖片處理運作熟練自如。組版崗位有報版、書刊、表格、棋牌、科技等各種技能操作,不同系統的操作又具備不同的規范要求,如國內知名的組版系統就包括方正的“維思”、“飛騰,華光的“超思”、‘易捷”,加上國外還有著名的Pagemaker、Coreldraw、Freehand等等,我們要求組版環節至少應掌握兩種以上的排版操作技能;同時,排版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版式特別的彩色版式的排版形式越來越復雜;版面文字與圖片混合嵌套,“圖就是文,文就是圖”的格局基本形成,為此,我們又要求組版員具有一定的圖片掃描、創意調整的技能,而掃描環節將逐漸與組版融合在一起。
3、主機輸出是印前操作的綜合環節,操作人員立足于輸出環節的熟練操作,同時還要熟悉整個印前過程的全部運作,成為印前系統不折不扣的“一專多能”的全能型人才。隨著越來越多的編輯自我組版、客戶直接組版、遠程代印傳版,輸出環節接受的加工來件形式多樣,技術連接不盡相同。主機輸出的人員必須是對系統相當熟悉的操作技工,壓縮軟件的分類、圖片格式的選擇,補字的結構、發排系統的設置(如掛網網目、調頻網輸出等等)都必須一清二楚,如果不熟練就會造成輸出失誤甚至見報差錯;再有有的排版輸出
的結果由于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版面要進行必要的重新排版或修改處理,這樣就要求主機操作員要掌握相關排版軟件的具體操作;發排系統連接照排機、沖片機、直接沖版機,主機操作員還必須對上述設備的運作原理和基本維護有相當的了解,能夠及時判斷排除故障,保證順利出報。綜上所述,主機輸出環節是印前系統的關鍵環節,操作員工應該具備較高的印前專業素質。
4、崗位員工實行技術等級分類,獎勤罰懶,實施技術含量獎金制度,生產提成向“一專多能”者傾斜。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只有通過定期崗位技術考核考察,對不同熟練的操作技工進行分級,在‘附件計酬”的基礎上增加技術含量較高的‘等級獎金”,獎勤罰懶,這樣不但對生產線貢獻較多的職工給予了鼓勵,還能起到使整個職工隊伍中積極競爭的作用。
前技術等級考核應全面體現“一專多能”
工人崗位技術等級考核是衡量印前崗位員工的技術能力的重要措施。通過崗位技術等級考核,使崗位員工的操作技能得到確認。“一專多能”既然是當今‘印前工”的技術基本要求,在印前技術等級考核的標準制定上就應全面體現、充分考慮。我們在制定1996年度、 1998年度的廣東省照相排版工崗位考核方案實施時,就充分考慮了這一點。鑒于舊的照相排版考核大綱內容大部分都與時代脫節;我們根據大部分報紙行業的印前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衡量各種環節互通的情況下;從“一專多能”的基礎出發,在‘考核大綱修改方案”中加入了大量具體的建議,得到了省人事廳的認同,并成功協助組織了相關印前工種的崗位技術等級考核。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將印前技術等級考核分為初級工、中級工和高級三個技術等級,考核分理論、實操兩個方面同時進行,并要求理論、實操兩門考試同時過關才能獲得該技術等級的確認。(技術等級考核理論、實操的分類參照表二)
表二技術等級考核理論、實操的分類
理論考核滿分100分。涵蓋該等級大綱的所有理論知識,從‘電腦照排系統”、‘報版排版的基本方法”、“報版排版實用技術”、“圖文輸入系統”、‘照排輸出系統”(包括沖片、直接制版)、“版面遠程傳輸系統”等幾方面施考。
實操考核滿分100分。分“基本技能操作”(錄入技術)、“本專業技能操作”(考察“一專多能”的‘專”的熟練程度)、問答答辨三個方面,其中評分比例是4:4:2。
理論考核應著重考核操作員的綜合技術知識掌握情況,其中電腦排版的知識作為重點考核內容。由于理論考試是整個印前系統(之前是照排系統)的,出題的內容不應大環節化,不管主環節崗位的操作工是組版工或者輸出工,都能解答試題的問題;即使是重點環節如組版環節,由于不同企業使用的排版軟不盡相同(如主流排版軟件就有方正、華光排版軟件),試題不應具體到某一具體系統的具體操作細節,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報版漢字排版知識、文字錄人知識、照排系統原理,甚至通用的書版排版指令都可以作為試題。
實操考核可以考核實際崗位的操作能力,不同的崗位用不同的試題內容進行施考,大體可以分為“組版工”和“主機工”兩大類。如“組版工”的本專業技能操作是,組出一個包含各種復雜功能的彩色版面;而“主機工”(即“發排工”)的本專業技能操作是,傳版、接收、發排、沖片一套版面,并在限定時間內對出當中的幾種常見的對片差錯。
當然,我們在實施印前技術等級考核也遇到一些困難,如:1、當前尚末組成一個跨部門的印前技術等級考核的協調部門;2、印前技術考核方案的修改進度末能與印前技術的發展相適應;3、用于印前技術等級崗位考核的系統的參考資料相當潰乏。
最權威的上海印刷廠 手提袋印刷 、 包裝盒印刷、 筆記本印刷
上一篇:印刷危處入手解民之憂